婴儿观察文献讨论会 | 为什么母亲愿意参与婴儿观察?她们的体验是什么?

“婴儿观察是一面镜子,映照的不只是婴儿的世界,还有观察者的内心。”通过婴儿观察,我们不仅能深入了解婴儿的成长与行为,还能在观察的过程中,触碰到母婴关系中那些细腻而深刻的情感流动。母亲们为何选择参与婴儿观察?她们在这个过程中究竟体验到什么?

本次讨论会,我们将围绕一篇充满人文温度的学术文章展开:Why do mothers volunteer for infant observation and what do they make of the experience? A qualitative study
这篇文章以质性研究的方式,通过深入访谈,还原了母亲们的视角,让我们看到她们的动机、困惑与感悟,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婴儿观察的意义提供了全新启发。
欢迎您加入这场深度阅读与讨论,一起走进母婴互动的微观世界,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中的深刻意义与情感流动。
为什么你不能错过?
深挖母婴心理的情感层面:母亲为何选择婴儿观察?这种体验如何改变她们看待自己和孩子的方式?
从实践到研究的多重视角:透过文章,探索母婴互动的情感与动态。
互动性极强的小组模式:封闭式讨论,每位参与者都有机会分享见解,收获多元观点。
幕后揭秘:译者与校对者将分享他们如何“翻译”学术语言,助力文章内容在语言与文化间流动。

活动信息
讨论文章Why do mothers volunteer for infant observation and what do they make of the experience?
活动形式线上封闭小组讨论(限20人参与),本次招募面向和光同学会成员。
时间12月1日 19:00-20:30
嘉宾阵容主持人:何雪娜特邀参与(翻译团队成员):张晶、符瑶、刘彦君
谁适合参与?
心理学及教育学专业人士关注母婴互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者对婴儿观察研究感兴趣的爱好者想要提升文献解读和批判性思维的人。

看我玩儿吧!家庭亲子互动支持项目

“Watch Me Play!”(中文译为“看我玩儿吧!”,以下简称WMP)是一种专为促进亲子互动、支持儿童情感与社交发展的专业方法。通过观察孩子的自主游戏,家长不仅能增进与孩子的情感联系,还能在轻松的互动中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情绪稳定性。WMP由英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员开发,特别适合在家庭环境中实施,以低强度、温和的方式支持儿童的社交和情绪成长。

适用家庭与适应的困难

我们诚邀以下类型的家庭参与此项目:
■ 新手家长对于新手家长或希望增进亲子互动的家庭,WMP帮助他们培养对孩子情绪和行为的敏锐度,更好地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

■ 有情绪压力的家庭生活中面临压力的家庭,如单亲家庭或面临情感挑战的家庭,能从WMP中获得支持。家长通过关注孩子的游戏行为,不仅能缓解自身压力,也能增强与孩子的情感连接。
■ 情感或行为发展困难的儿童家庭WMP对有社交、情绪或行为发育挑战的儿童尤其有帮助。这种方法让孩子在安全、无压力的环境中自由表达情绪,从而逐渐提升社交和情感能力。
■ 寄养和收养家庭特别适合那些收养或照护经历过创伤的孩子的家庭。WMP通过非指导性的方法,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绪需求,逐步建立深层的信任关系。

参与WMP项目的家庭将获得以下支持
■ 亲子关系的深度连接通过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家长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情绪与需求,建立信任并增强情感纽带。
■ 家长的观察与共情提升项目鼓励“观察而非指导”的方式,帮助家长提高对孩子行为的敏感度,从而在尊重与理解的氛围中支持孩子的发展。
■ 促进孩子的情感和社交成长WMP为孩子提供了表达自我的自由空间,帮助他们在情绪表达与社交能力上逐步成长。
■ 减轻家长的育儿焦虑专注的观察使家长减少育儿中的焦虑感,亲子互动更加和谐,享受与孩子共处的美好时光。

参与方式
■ 适合家庭适用于有0-8岁婴幼儿或儿童的家庭。

■ 游戏环节
每周至少进行2次,家长专注观察孩子的自由玩耍(每次约5-20分钟),避免直接引导或指挥孩子。
■ 讨论与指导游戏结束后,家长与专业指导员进行讨论交流。之后,家长在家中完成额外的自我引导观察。
■ 专业支持小组我们提供反馈和答疑服务,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在游戏中的情绪表达,并通过收集反馈进一步优化项目效果。

和光翻译|音乐和文学中的个人风格——对个人经验领域的详尽探询方法应用(下)

作者:史蒂文.塔布林(Steven Tublin )博士
翻译:龙晓凤(四川和光咨询师、和光首届关系取向高阶两年训练项目)
*本文经作者授权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翻译,供学习讨论使用

StevenTublinPhDSteven Tublin博士:
是WAWI(威廉.阿兰森.怀特学院)的教师、培训分析师(TA)和督导分析师(SA),纽约大学后期博士项目的教员,同时也是主体间心理学研究所的教员,拥有躯体体验法的实践资格证书,这是一种基于身体的方法,用于解决创伤。他撰写了多篇关于当代精神分析技术、在临床研究中使用音乐与文学,以及政治与精神分析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话题的文章。他的治疗方法结合了精神分析和躯体技术。作为教授、督导和临床工作者,Tublin博士具有非常丰富的理论与临床经验。
(本文获得作者本人授权翻译)关键词:音乐、个人风格、文学、详尽、探究

                                ■■■

尼克第二个例子,也是年近四十的男士,我叫他尼克,以他对音乐和文学品味为例,他也喜欢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反感的喧闹的音乐。但是,尽管尼克与布兰特有很多相似之处,尼克与音乐的关系源于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不同的文化共鸣,并由不同的身份认同所塑造。 

尼克和布兰特一样,因长期抑郁而寻求心理治疗。他的父母,在中西部一个进步的大学城,都是政治活跃分子,他在四个孩子中排行老三。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他的父母感觉自己介于 " 垮掉的一代 "和 60 年代的 "嬉皮士"两者之间,对两者都有好感。尽管父母的文化认同带有反文化色彩,但他们都从事蓝领工作,尼克的父亲还是工会会员。父母都鼓励孩子独立思考,热爱艺术。墙上挂满了成千上万张唱片和书籍,大多数晚上家里都充满了音乐。他父母的品味不拘一格,百科全书式的,收藏了披头士唱片,从感恩而死乐队(Grateful Dead)、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再到不和谐的 20 世纪歌剧。 

在尼克的成长过程中,和布兰特一样,音乐成为了他的组织力量。他也像布兰特那样喜欢喧闹、粗犷的音乐,喜欢与声音进行本能的接触,用音量轰炸自己的感官,感受全身不断升腾的活力之流。但是,音乐所要唤起的情感和音乐所蕴含的世界观却完全不同。布兰特的金属乐是在绝望中嚎叫,而尼克则倾向于硬核朋克,可以说是在渲泄、反抗的愤怒中咆哮。他的五脏六腑都随着反叛的精神而强烈振动。在分析的初期,尼克讲述了他在高中时与一群文艺/书生气十足的朋友在上世纪 80 年代朋克乐队 Bad Brains 和 Black Flag 的音乐中痛饮、狂欢的经历。相比于绝望和无助,硬核朋克更倾向于主动进攻和对抗的理念。如果说死亡金属所传达的信息是 "这个世界是无情的、贫瘠的,我渴望崇高的死亡",那么硬核朋克所呐喊的则是 "去你妈的,我想杀了你,但你不值得我关注"。 

我对朋克有一些了解,但按照我现在的习惯,我向尼克详细询问了朋克的情况。他告诉我他现在是如何听音乐的——主要是通过他的 iPod,音量很大——并一再保证会给我做一张 CD。但他却一直没有动手,我屡次提到那是他无声的对抗,但他仍没有动作。 

尼克的这种不情愿让我颇为不解。他对硬核朋克中的暴力和愤怒的迷恋,在他讲述的杀人梦境中一览无余,因此不清楚在听了他刻制的音乐之后会揭示出什么样的被他保护的体验领域。通过尼克的文学喜好,我隐约发现了他沉默寡言的根源。尼克对文字的热爱不亚于对音乐的热爱。他的阅读涉猎很广,但长期以来一直被一些特定的文学亚流派所吸引。为了更好地探索,我将他的文学爱好分为两个阵营,这两个阵营之间存在着紧张的对立关系。 

尼克最喜欢的作家是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这是我在一次令人窒息的治疗小节中偶然发现的一个细节,当时我发现自己想起了《审判》(The Trial)一书中令人忧心的主人公约瑟夫-K(Joseph K)。《审判》和《在流放地》,这两本书中都充满了严厉的审判和阴森的谴责感,反映了尼克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即这个世界充斥着不露面的权力机构,他们被赋予了无情的权力,冷酷地折磨着像他的这样精疲力竭的公民。在尼克的生活中,国税局和信用卡公司无处不在,但却无法触及,它们引诱人们负债,然后慢慢地扼杀他们。更广义地说,卡夫卡的严酷荒诞中,承载着尼克对白领工作的看法,在他看来,白领工作就是一出沉闷的戏剧,男男女女在冷冰冰的、荧光灯下的格子间里完成毫无意义的任务。 

不过,卡夫卡的阴郁在另一种文学流派中也有其对立的一面,尼克长期以来一直对这种流派情有独钟。从高中起,他就喜欢 "垮掉的一代"(Beats)的作品,从他们的不羁中找到了他父亲和一群经常在他家附近活动的志同道合的邻居所培养的精神。尼克仍然喜欢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的流浪、威廉-巴勒斯(William S. Burroughs)的癫狂、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urg)的《嚎叫》(Howl),以及 "垮掉的一代 "的一些癫狂后代,如亨特-汤普森(Hunter S. Thompson)。他喜欢垮掉派令人眼花缭乱的反叛、酗酒和拒绝遵从繁荣美国规定的常态。 

我们曾多次谈到他对反文化的喜爱, 但直到尼克松口并刻录了那张许诺已久的 CD,我才真正领会到它对他的吸引力。显然,它代表了对卡夫卡笔下被围困的主人公所感受到的无助的一种回应。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垮掉的一代” "太酷了,对其它不屑一顾"。他们乐于在主流社会成为另一种循规蹈矩的姿态之前,就对其嗤之以鼻,并乐在其中。 

在聆听尼克刻制的CD时,我听到了他在叙述自己的生活时小心翼翼地省略掉的元素。我听了 "坏脑 "乐队(Bad Brains)的原始喧闹,令人惊讶的是,他还收录了说唱歌手艾米纳姆(Eminem)的曲目。对尼克来说,在野蛮和怨恨之中,这是一种狂喜、一种宣泄式反叛的音乐实现。Bad Brains 的歌词充满了戏谑的暴力,但又毫无意义
(作者备注:尼克最喜欢的一首歌 Bad Brains 的 "I "的歌词可在 http:// www.badbrains.com/index2.html 上找到)。黑旗乐队(Black Flag)的歌词经常简单地表达蔑视和反抗("奋起!我们要奋起!")(Rise Above "的歌词可从http://www.last.fm/music/Black+Flag 获取)。他们疾速的吉他弹拨,描绘出一种反讽的彪悍精神,一种蔑视主流社会的狂热反抗。当艾米纳姆嘲笑他的母亲、他的前任或他的竞争对手时,他不仅仅是愤怒:他是在嘲笑、在搞笑,是最终的胜利。这不仅是一种战斗的号召,更是一种拒绝向循规蹈矩的力量屈服的解放的喜悦。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尼克开始不情愿地向我承认,他有着我以前从未瞥见过的私密的、奔放且少年气的一面。例如,我发现尼克这个看似小心翼翼、面无表情的家伙,非常喜欢跳舞,在任何大型聚会上,他和他的妻子都会肆无忌惮地跳起舞来。他还说,有一次他妻子回家后正好看到他在看电影《蠢蛋搞怪秀》(Jackass),看到他笑得从沙发上摔了下来,这是一种无比幼稚的行为。他告诉我,晚上他和大学同学一起玩到很晚,喝龙舌兰酒,玩电子游戏《吉他英雄》,下午打完旱地曲棍球回家后,满身伤痕,血流不止。

这其中的关系性因素,不是隐藏了内心的黑暗,而是隐藏一个快乐、奔放的自体。尼克一开始拒绝为我播放能够暗示这一点的音乐,就像他拒绝栖息于那个自体一样,直到治疗顺利进行之后才得以改变。这显然同他与粗暴无趣的母亲的关系相呼应,他的母亲不鼓励玩乐和享乐,认为那是满足低等人的放纵行为。

尼克在音乐和快乐之间架起的桥梁,也为他提供了一条了解性问题的途径。在我的直接询问没发现他对性问题的明显缺失。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以为,由于尼克的某些经历,性将是一个矛盾的冲动和羞耻的冲突。我认为他的逃避是一种微妙的解离性回避的反应。这虽然仍是一种可能,但在本文成文时,我们的理解是,他抗拒告诉我性的问题,就像他抗拒告诉我一切不沉闷、不压抑、不折磨人的事情一样。在我们的分析探索中,将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自体放逐到 "非我 "领域,并占据了主要位置。

                                ■■■

结论我在这里介绍的两个案例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他们都是接近40岁的男性,其音乐品味表达了一种与强烈、直观体验的情感之间的关系,这种情感往往充满侵略性。这两个人都倾向于喧闹的、也许是残酷的音乐,他们主要是独自聆听这些音乐,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唤起了具有个人意义的音乐体验。但是,除了这些相似之处外,他们对音乐的使用和音乐对他们每个人的意义也有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与他们各自的心理组织的特征相对应,而这些特征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比在其他情况下都更清楚地显现出来。

针对这些人的文学品味所产生的附加意义,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个人音乐体验。从语言形式中获得的文化组织渲染,为个人的音乐听觉体验提供了一个社会背景。综合来看,这些艺术形式的信息产生了独特的心理指纹:响亮的音乐在一种情况下是对无爱的孤独的绝望嚎叫,在另一种情况下则是欢快的、有时是讽刺性的反抗咆哮。此外,这些资料还揭示了布兰特和尼克内心世界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只有在分析交流中触及到这个点才有所暗示。只有积极探索他们在这些文化产品中找到个人共鸣的方式,那么在二人对话中被隐藏的自体的某些方面,才会变得明显而富有意义。 在这两个病例中,音乐和文学解决了攻击、宣泄、胁迫和遗弃等问题。对于其他病人,这些调查还揭示了其他令人惊讶的问题。一位患者的背景音乐透露出一种多愁善感,这与他顽固坚持的愤世嫉俗的外表完全相悖。另一位病人则一遍又一遍地使用同一套哀伤的歌曲,以平息强迫性思维和经常处于混乱边缘的内心世界。第三位则用近乎持续播放的音乐来描绘她贫乏的童年中最美好的时光。我对阅读习惯的调查也得到了类似的各种回应。许多人可能会通过阅读来逃避,但他们逃避的地点和逃避的方式却千差万别。

这些对患者与音乐和文学相关的探究,为分析师提供了患者个人风格的要素,因为这些风格是在不同于当代精神分析探索中密切关注的二元相互作用的语域中实现的。将这些不同来源的信息整合在一起,既能让人感受到患者独特的生活体验,又能更清晰地呈现他们对文化秩序的假设。将这些不同的信息进行整合,可以为分析师对患者的概念化增加令人信服的维度。附:Anathema的《失恋狂想曲》我听到你的声音它唱得如此轻柔好奇地加入永恒的和谐听到声音的人是快乐的在草长莺飞的田野金色的地毯涌动低语秋天的树会哭泣我已习惯悲伤,对怜悯免疫永恒的泪水回在草长莺飞的田野金色的地毯涌动低语秋树会哭泣黎明的曙光就像伤口重新流血在凄凉的苦难中,没有生命的人躺在挥霍中爱情离我而去,从我身边逃离芬芳的情欲在我身旁等待,然后死去就像花朵没有养分而枯萎在正午的阳光下,我坐着等待时间点缀着我,一首痴情的狂想曲。

参考资料 Bollas, C. ( 1992), Being a Character:精神分析与自体体验》。纽约:Farrar, Straus, & Giroux. Glennon, S. ( 2008),《情感的真实性》:艺术表达与精神分析治疗行动之间的交叉。在希腊雅典举行的国际关系心理治疗与精神分析协会会议上发表的论文。 Holland, N. ( 1975), Five Readers Reading.康涅狄格州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 Knoblauch, S. ( 2000),《治疗对话的音乐边缘》。新泽西州希尔斯代尔:分析出版社。 Kramer, J. ( 1988), The Time of Music.纽约:Schirmer Books.Kramer, J. ( 2004),《前言:音乐家聆听心理分析家聆听音乐。In:在沙发和钢琴之间:精神分析、艺术、音乐和神经科学》,G. 罗斯著。纽约:Brunner-Routledge, ix-xxvi.兰格,S.(1942 年),《新钥匙中的哲学》:理性、仪式和艺术象征主义研究》。纽约:Mentor Books. 兰格-S.(1953 年),《感觉与形式》:艺术理论》。纽约:Scribner.Milner,M. ( 1957),《论无法绘画》。牛津:海涅曼。 Murray, H. A. ( 1938), 《探索人格》.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Person,E. ( 1995),《幻想的力量:我们如何创造我们的生活》。纽约:Basic Books.Rose,G. ( 1996),《必要的幻觉》:(Art as Witness).康涅狄格州麦迪逊:国际大学出版社。 Rose,G. ( 2004),《沙发与钢琴之间》:精神分析、音乐、艺术与神经科学》。纽约:Brunner-Routledge. Sessions, R. ( 1950), The Musical Experience of Composer, Performer, Listener.新泽西州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Stein, A. ( 2004a), Music, mourning and consolation.美国精神分析协会,52:783-811。 Stein,A. ( 2004b)。波兰斯基《钢琴师》(2002 年)中的音乐与创伤。精神分析探索,27:440-454。 沙利文,H. S. (1954 年),《精神病学访谈》。Helen Swick Perry & Mary Ladd Gawel, eds.纽约:Norton.Winnicott, D.W. ( 1953), Transitional objects and transitional phenomena:对第一次非我占有的研究。国际精神分析杂志》,34:89-97。 温尼科特,D.W. (1967 年),《文化经验的位置》。国际精神分析杂志》,48:368-372。

正念团体 | 把握每一刻当下,聆听内心的声音与力量

“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出自狄更斯《双城记》里的话,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诠释。
科技、网络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除了享受便捷,我们每一个人好像也在为这个便捷付出和牺牲。
我们牺牲了和自己在一起,体验内在的时间,牺牲了不被打扰的,自主与自在的空间,牺牲了大脑需要的放空和休息,牺牲了宁静、安静与安逸。
生活像是上好发条的时钟,在固定的轨迹上不停地转动。所有人都步履匆匆,时间被碾压成碎片,物流要快、刷剧要快、走路要快、外卖要快... ...
可当落日的最后一抹余晖泯灭于天际,当黑夜悄无声息的弥漫于四周,你的内心会否产生一种疑惑:自己一直步履匆匆是为了什么?真的什么都可以快吗?
有这样一个强大的心理工具可以帮助你聆听内心的声音与情感,帮助你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寻得平和与力量,伴你在人生的路上行稳致远——正念。
正念团体的益处
我们的正念团体是一个线下的体验性团体,每周一次,每次2.5小时,以及一次半日的持续练习。用这样的方式培育可以受益终生的觉察力、专注力、应对困难情绪的能力、自我关怀的能力。让我们有一个空间和时间,专心地和自己在一起,让自己有机会聆听内心的声音,增加感受美好生活,拥抱愉悦和幸福的能力。
在我们的正念团体中,增加了一对一的入组访谈,正念带领老师会细致地聆听你参加正念团体的需求,根据团体成员的需求适当地调整和安排理论知识和练习体验,让团体尽量回应到大家的需求。
您还能够在团体中体验到团体成员之间的联结,通过共修的方式促进我们能够将正念真正融入到生活中,让正念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持续发酵......
团体介绍:
团体带领者:
郑涵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X-14-067),精神医学硕士,“智慧之心”正念团体认证导师,CIH首期正念心理咨询师、牛津大学静观中心正念认知疗法MBCT受训师资,班戈大学正念师资受训中。已完成eMBSR(正念减压)八周课程、MBCT(正念认知疗法)八周课程,正念饮食十二周团体课程,“智慧之心”团体导师督导课程,并有多次止语静修经历。
招募对象:
自觉处于压力之中的群体、有情绪困扰的人群(特别是焦虑情绪)、亚健康人群(躯体不适)、对正念感兴趣的人群。不适合: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发作期患者
招募人数:
12-20人,如果招募人数不足12人,团体启动时间将延迟,直到团体组成。
团体设置:
①入组访谈:
A.介绍:正式进入团体前,每位成员需要与带领者进行一次40分钟的线上入组访谈,主要是相互了解,介绍团体的性质和内容,了解参与团体者的期待和意图,评估是否适合团体。
B.费用:访谈费用300元,参与访谈后无论是否进入团体,访谈费用不退还。
②正念团体:
A.介绍:访谈通过后,助理会邀请并协助成员正式进入团体。每周六地面进行一次,期间会有一次单独半日正念集中练习,整个团体共持续九周时间。课后带领者还将为成员们提供可持续反复练习的音频和正念学习资料。
B.时间:2024年11月初至12月末,每周六上午9:00-11:30地面进行,持续九周时间。
C.地点: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成都市青羊区西村五号写字楼19楼
D.费用:团体费用2600元/人,转发三个群聊并截图给助理可优惠至2400元 /人团体费用缴纳后如需退费,在团体开始前一周以上联系助理可全额退款,团体过程中请假、缺席或退出不退费。

和光克莱因精品系列课程|早期超我

工作坊内容
本课程基于克莱因的理论框架,探讨超我的形成与发展。克莱因认为,超我从生命初期开始形成,早期的超我非常严厉,但随着成长,它逐渐被整合和修正。她发现,若超我未能成功整合,最严厉的部分会分裂并隐藏于无意识深处,导致心理紊乱。
关于超我的变化是结构性还是功能性的,仍存在争论。
在课程中,我们将通过理论和临床案例,探讨早期超我的发展及其对人格的影响。

讲者介绍
Anjali Grier
英国精神分析师、儿童与青少年治疗师、资深克莱茵学派精神分析师、长期在塔维任教。

课程信息
课程安排
每周五晚21:00-22:3012/20、12/27、2025/1/3、1/10、1/17、1/24(共6次)
上课方式
腾讯会议(字幕实时翻译)

收费标准
原价:2680 元
3人团报价:1680 元/人
*转发3个心理相关社群,联系课程助理可领取一张200元优惠券
最后到手价:1480元/人
两课连报可再领取100元优惠券
(早期创伤、自恋十二讲、克莱因10讲任选一课)

和光克莱因精品系列课程|我们能在临床工作中抵达早期创伤吗?

工作坊内容

  • 影响人格组织的部分客体世界
  • 从婴儿观察中所观察到的
  • 早期创伤早期创伤如何影响了我们的临床工作

讲者介绍
Karen Proner
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特聘顾问;国际精神分析协会 (IPA)资深精神分析师、儿童精神分析督导分析师;美国当代弗洛伊德精神协会教员、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家庭、伴侣精神分析工作委员会委员;资深克莱因学派精神分析师,早期在伦敦接受克莱因学派精神分析学派训练,接受Edna O’Shaughnessy, Donald Meltzer ,Betty Joseph等著名克莱因分析师的督导训练;长期带领克莱因学派训练、儿童观察训练。

课程信息
课程安排
11月14日
9:00-12:00
14:00-17:00讲座与讨论
11月15日
9:00-12:00讲座与讨论
14:00-16:00案例讨论上课方式
线下工作坊(有翻译)

和光(第五届)移情焦点治疗(TFP) ——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循证医学治疗训练项目招募啦!

如果你是新手咨询师,有一定的动力学理论基础,而在临床工作中总是找不到工作的方向,以及不知如何更深入的与来访者工作;如果你曾经或现在正与被诊断为人格障碍的来访者工作,而在这个过程中经常感到挫败和无力,不知道如何更好的理解他们,更感到难以帮助到他们;如果你是医院、高校、社区或监狱系统的心理咨询师,受限于特殊的环境、疗程、效果的要求,而你不知道如何在这样的框架中更好的帮助来访者;如果你曾经只是参与网络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学习,而在你的临床中不知道如何使用,以及如何结合临床;如果……
移情焦点治疗(Transference Focused Psychotherapy,以下简称:TFP)是专门针对多种人格障碍发展出来的心理动力学疗法,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有大量的临床经验支持其有效性。近年来,随着几项临床试验的完成,证明了它是符合循证医学标准的人格障碍治疗的可选择方案之一。TFP起源于传统的精神分析,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进,使其能对有严重病理性人格的病人有最实际有效的帮助。TFP既有助于人格障碍患者的一般精神科治疗,也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心理咨询方法。我们聘请了国际TFP治疗协会认证的培训师、英国TFP专家Tennyson Lee完全遵照国际TFP治疗协会的认证标准设计此项目的培训框架,并由Tennyson Lee带领教学团队任教。现我们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已经被国际TFP治疗协会熟知,并成为在中国的培训中心之一。国际TFP协会官网链接如下:
https://istfp.org/training/tfp-trainings-asia/https://istfp.org/transference-focused-psychotherapy-tfp-foundational-training-online-2024/我们的训练不仅有理论与技术的学习,聘请丰富经验的督导老师持续手把手教你如何与人格障碍患者工作

培训架构

成为国际TFP协会认证的TFP治疗师训练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期8天的理论与技术授课,第二阶段是为期2年的小组督导(通常2年的团督不足以获得可以通过国际TFP协会认证的TFP治疗师的临床能力,学员可以选择是否为获得TFP治疗师的认证而继续投入时间、精力和费用)。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将获得国际TFP协会和授课老师联合颁发的理论阶段的受训证书;完成第二阶段的训练,如果通过申请和考核,将获得国际TFP认证治疗师的证书。

学习内容

理解TFP的理论起源与工作原则策略:了解客体关系如何在咨询中再现,以及对其总体的工作方法战术:了解咨询合同在咨询设置框架中的作用技术:学会移情、反移情、技术中立与解释在临床中的应用综合运用:在临床个案督导中学习如何灵活运用TFP本课程将理论融于临床案例的应用中,对临床案例的详细解读是本课程的一大特点。

师资简介

授课老师:Tennyson Lee M. 博士
精神分析师,同时也是一名成人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治疗的顾问医生,担任东伦敦NHS基金会信托的DeanCross人格障碍服务的首席临床医生。李博士是国际TFP协会(ISTFP)认证的TFP教师和督导师,ISTFP认证委员会的成员,TFP-UK小组的创始成员和主席。他还是心智化治疗(MBT)的认证从业者,并且是精神分析研究所的成员。他是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巴特斯医院的荣誉高级讲师,同时也是与牛津大学和玛丽女王大学相关的个性障碍理解中心(CUSP)的联席主任(研究和培训机构)。
授课老师:Kenneth N.Levy博士
宾州州立大学的终身教授和临床培训副主任。他在宾州州立大学监督临床培训实习,重点关注针对人格障碍的当代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并指导人格、病态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研究实验室。莱维博士在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精神病学系也有教职,担任人格障碍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并获得ISTFP的TFP治疗师、教师和督导师认证。莱维博士的临床和研究兴趣跨越心理学与精神分析,专注于依附理论、人格障碍以及心理治疗的过程与结果。莱维博士已发表超过200篇文章和书籍章节,以及四本书籍。他的工作曾获得美国心理学会、心理治疗研究学会和北美人格障碍研究学会的奖项。他获得的多个论文奖项包括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杰出科学论文奖(2006年和2022年)。他的研究工作还使他获得了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荣誉会员资格,以及第39分部(以及第12和第29分部、心理科学协会和心理治疗整合协会)的研究员资格。莱维博士的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院、美国精神分析协会以及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资助。他专注于使用TFP治疗边缘性和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并在国内和国际上进行咨询和教学。莱维博士的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美国精神分析协会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拨款资助。他专注于使用TFP治疗边缘性和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同时在国内外进行咨询和教学。
授课老师:Philipp Martiu博士
医学博士,专攻精神病学、心理治疗、心理生理医学和康复。他曾担任精神病学和心理生理医学临床部门的负责人,并且是德国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退休的心理社会康复系的教授。现在他在私人诊所工作。马尔蒂乌斯博士是TFP社区的长期成员,TFP的培训师和督导师,慕尼黑TFP研究所的会长,ISTFP培训和教育委员会成员,以及TFP团体心理治疗(TFP-G)小组的成员。他在TFP、心理生理康复和艺术治疗方面出版和合著了多本书籍和论文。
授课老师:Mathieu Norton-Poulin, M.Ps.心理学硕士,临床心理学家,TFP认证的治疗师,人格障碍治疗的讲师。拥有超过30年的经验。2014年,他获得了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人格障碍研究所和ISTFP的TFP治疗师认证。作为人格障碍和TFP知识传播的热情倡导者,他为大学生和医疗专业人士举办讲座,分享关于这些主题的最新科学发现。2022年,他被任命为ISTFP公关和通讯委员会的联席主席。
授课老师:Orestis Kanter Bax博士
顾问精神科医生和医学心理治疗师,在英国公共部门与成年人进行心理治疗工作。
他目前是东英格兰NHS专家心理治疗服务临床工作的负责人,该服务为有复杂需求和人格障碍的患者提供帮助。他是伦敦Tavistock诊所认证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认证的TFP治疗师,还是英国TFP小组的成员。他的研究兴趣包括人格障碍和教授精神科住院医师如何进行心理治疗。
翻译老师:王凝心理学学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与发展心理学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发展心理学与临床实践硕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及安娜·弗洛伊德中心。全职私人职业心理咨询师。担任中挪精神分析培训项目、中英精神分析培训项目、欧洲心理分析学会基础心理分析概念研讨会等的翻译。长期翻译心理分析/心理动力学治疗相关书籍和文章。

培训方式

第一阶段(第一部分) 理论与技术学习时间:2024年11-12月,4天,每天6小时
第一阶段(第二部分)理论与技术学习时间:2025年2月,4天,每天6小时
第二阶段 团体督导时间:2025年4月-2027年4月,60次,每次1.5小时上课方式Zoom视频会议

学员要求

注册督导师,注册心理师,注册助理心理师,劳动部二级、三级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等;完整参加过至少一个2年以上的长程培训;正在从事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理论取向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有500小时以上心理咨询工作经验;正在接受个人治疗者;过往的临床心理咨询实践无违背注册系统伦理守则的记录。

收费标准

第一次缴费:9800元学生价:7840元(在读研究生/本科生)第一阶段的两部分接受单独报名,可选择感兴趣的部分申请加入(注:如果您只选择学习其中一部分,将仅获得与该部分相关的和光受训学时证明。)费用:5000元/人学生价:4000元/人(在读研究生/本科生)缴费时间:2024/11/29之前
第二次缴费:21000元缴费时间:2025/03/30之前
第三次缴费:21000元缴费时间:2026/03/30之前

和光翻译|音乐和文学中的个人风格——对个人经验领域的详尽探询方法应用(上)

作者:史蒂文.塔布林(Steven Tublin )博士

翻译:龙晓凤(四川和光咨询师、和光首届关系取向高阶(两年)训练项目)

*本文经作者授权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翻译,供学习讨论使用


StevenTublinPhDSteven Tublin博士是WAWI(威廉.阿兰森.怀特学院)的教师、培训分析师(TA)和督导分析师(SA),纽约大学后期博士项目的教员,同时也是主体间心理学研究所的教员,拥有躯体体验法的实践资格证书,这是一种基于身体的方法,用于解决创伤。他撰写了多篇关于当代精神分析技术、在临床研究中使用音乐与文学,以及政治与精神分析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话题的文章。他的治疗方法结合了精神分析和躯体技术。作为教授、督导和临床工作者,Tublin博士具有非常丰富的理论与临床经验。

(本文获得作者本人授权翻译)关键词:音乐、个人风格、文学、详尽、探究

                                        ■ ■ ■

在选择特定的音乐流派和文学作品时,患者有许多与精神分析探究相关的情绪活动。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控制自己的主观体验,寻求对特定情感的增强或麻木,促进理想自体状态的出现,或培养有价值的幻想。本文介绍了我使用沙利文式详尽探究的变体,来探索病人对音乐与文学的接受,并尝试将由此收集到的现象学和叙事学数据,与在当代精神分析探究中占核心地位的分析双方的材料进行结合。本文介绍了两个临床案例,展示了分析师如何利用这些资料更深入地掌握博拉斯(Bollas,1992 年)所说的病人的 "个人风格"。 
有四位几乎被我遗忘的高中同学,通过Facebook神奇地重新联系上,我们共进晚餐时,我发现自己在褪色封套中翻找 20 世纪 70 年代的唱片,那些是我在青少年时代听过无数次的并不那么动听的唱片。把唱针放到老旧的黑胶唱片上,这个简单得近乎 "鲁迪特式 "(译者注:反对改进工作方法或技术变革的人)的举动,却让我在怀旧的温柔安抚中露出了苦涩的笑容。那个时代独特的声音——音乐本身,以及作为媒介遗迹的跳音、噼啪声和嘶嘶声——唤起了我对旧相识、令人生厌的旧时尚、海滩夏日强烈得泛黄的日光,以及年轻时的自己的回忆,年轻时的我可能永远也想象不到此时戴着耳机的我正在回忆过去的他。 
我想知道,当我的一些同龄人——朋友、我尊敬和崇拜的人——陶醉于这些音乐中,感觉空洞、肤浅、冷漠、怪异、原始或干脆说是错误的音乐中时,我为何对这些唱片如此喜欢?博拉斯(Bollas,1992 年)曾写道,人类有能力赋予世界和世界中的事物以个人意义。他认为,这些客体,处于温尼科特式的 "中间空间(intermediate space)",即 "主体与客体相遇 "的区域(第 18 页)。在相遇的瞬间,个人改变了客体,同时也被客体所改变。在博拉斯看来,这个瞬间,就是 "个人风格"在所选择的物质客体中得到表达的时刻,这个“个人风格”,是先天的存在、记忆、渴望、习惯和文化秩序的独特组合。这是发生在思维领域之外的一种独特的个人思想变化。正如 Bollas 所说," 这里的目的不是创造意义或解释现实本身,而是与现实协商,以获得对释放了自我存在的客体的体验"(第 42 页)。这反映了一个人在与特定的、情感饱和的文化产品接触时,想要去意识到自身的某些本质的东西,也许是新生的、不成熟的东西。 
在下文中,将介绍我尝试探索个人与特定形式的客体接触的方式,将重点关注文学和音乐作品——藉此了解个人风格的不同面向。我将介绍一种经过修改的沙利文式详细询问法,这种方法旨在全面了解患者的人际交往,针对患者在使用这类 "主观性客体"(Bollas, 1992, p. 20; Winnicott, 1953, 1967)时,如何产生出丰富的情感信息,这些信息在当代精神分析治疗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也是在以分析双方为中心的询问法中不易掌握的。这些信息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人的感官体验,我主要依靠病人与音乐的接触;第二,叙事或文化维度,我从他们关于寻找小说和诗歌中的想象世界的叙述中所提取出来。这种方法一旦成功,分析师就能凭直觉沉浸在患者的内心世界中,这就与通过语言表达唤起的内心世界截然不同。这两个艺术领域可以以三角方式结合在一起,将二元材料背景化,加深分析师对患者生活体验的理解。我将介绍两个临床片断,来呈现此类信息的使用,并强调了这种方法对衬托移情/反移情矩阵探索获得关系性材料的方式。

■■■探索音乐与文学 
博拉斯 (1992)指出,主体与文化客体的有效相遇不仅取决于个体的心理,也取决于所寻找和接触的事物的特征。每种文化产品都有其内在的属性——博拉斯称之为 "利用结构(use-structure)"(第 33 页),这种属性可以用来阐释某些自体体验。面对近乎海量的文化产品,个体只追求那些能够实现其心理需要的文化产品。博拉斯描述了他年轻时对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热情,他发现这首曲子比巴赫的《B 小调弥撒曲》或灵魂乐先驱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的早期作品(他也喜欢后者)更适合他当时的心理需求。 
罗斯(Rose,1996 年,2004 年)撰写了大量关于精神分析对艺术、尤其是音乐的理解的文章,重点关注音乐通过复杂的、以身体反射的紧张和放松模式来影响情感体验的能力。罗斯(2004)借鉴了 朗格(Langer ,1942 年,1953 年)对推论象征(discursive symbols)和直觉象征(presentational symbols)的区分,前者的结构是为了传达普通语言中蕴含的形式逻辑关系,而后者则更适合代表他为了呼应米尔勒( Milner, 1957 年)而称之为的 "创造性或审美性思维"(第 98 页)。罗斯认为,朗格的美学理论建立在 "同源的(isomorphic) "原则之上,认为艺术源泉的形式会唤起听众或观众的一致的情感反应。他写道:"音乐的声音,就是感情的感觉,反映了感情的起伏、运动和静止、满足和变化"(Rose, 2004, p.97)。或者,正如朗格( Langer ,1953 年,第 27 页)所说的那样:我们称之为 "音乐 "的音调结构,与人类情感的形式,有着密切的逻辑相似性——增长和衰减的形式,流动和积蓄的形式,冲突和解决的形式,速度,停顿,强烈的兴奋,平静,或微妙的激活和梦幻般的失落——也许不是喜悦和悲伤,而是两者的升华——一切重要感受的伟大、短暂和消逝。这就是有知觉的模式或逻辑形式;而音乐的模式也是以纯粹的、有节奏的声音和寂静表现出来的。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语言。但是,临床工作者和理论家接触关系精神分析时,如果不将其视为一种有力的替代方案,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不需要任何支撑的取向,就会进入一个新的、不确定的精神分析世界。对他们来说,曾经为精神分析事业提供结构支持的技术及其原理,如今在建筑效果图上只是模糊的线条。学习关系精神分析的学生学会了许多理解病人经历的方法,但却很少得到他该说什么或如何表现才能最有效地促进改变的方法。关系精神分析具有自发性、个人表达和独特的二元旅程的精神这些特征,但如果任其独立存在,结果证明不足以成为定义精神分析实践的基础。
罗斯(Rose,2004 年)认为,这使得音乐成为精神分析交谈的很好的类比,而精神分析交谈既依赖于讨论的内容,也依赖于声音的体现和节奏(作者备注:Knoblauch (2000) 也阐述了类似的趋同性) 。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我试图通过病人对特定直觉象征的喜好来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些直觉象征是个人感受到的心理结构,但却不容易用普通语言表达的形式进行编码。 
这样看来,分析师对患者所喜爱的音乐进行了解,似乎是进入自我私密体验的一个不可思议的入口。通过聆听他人所追求的、表达其感受的音调和节奏,分析师或许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自己就是那个人,存在于他们的脑海中,驾驭着他们的生活。即使病人通常无法说出一首音乐所打动他的地方,有时分析师在聆听时也能以一种模糊的方式感受到病人的体验。 
然而,直接了解他人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是错觉。一个人即使听完全相同的音乐,也不可能真正以某种原始的、未改变的形式听到与别人所听到的相同的音乐。聆听者的心理会对干扰创造个人音乐/情感体验的过程:注意力的方向和强度、方向性和层次感的组织,以及这种刺激与听众内心生活的情感相结合的复杂方式,都会对体验产生影响。事实上,卡拉梅尔(Kramer ,2004 年)反对作曲家向听众传达单一的音乐 "信息 "这一观念。相反,他认为音乐会引起一系列不同的情感和审美反应,而这些反应是由不同的人/思想(如作曲家、表演者、制作人、录音师、听众)在最后的聆听时刻所产生的影响所决定的(作者备注:这一立场在一定程度上与一些篇幅不长的分析特定音乐作品特性的文献的前提相悖(A. Stein, 2004a, 2004b))。卡拉梅尔(Kramer ,1988 年,转引自 Kramer,2004 年)展示了听众在聆听同一首乐曲时的广泛的诠释范围。一位听众在描述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时,称其为 "痛苦与悲叹的交响曲",而另一位听众则感到 "只有欢乐与生动"。还有人说它 "彻底的激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 "普通、温和的音乐"(第 40 页)。 
这表明,为了让分析师和被分析者对个人的直觉象征形成共同的理解, 必须通过反思性的语言表达来加以强化。分析师需要了解病人听到音乐时的感受、音乐让病人想起了什么、伴随着音乐的幻想(如果有的话)是什么,等等。此外,对音乐意义的探索还包括聆听者赋予与音乐相关的富有生命力的全部联想。正如我在回忆中联想到的那样,音乐可以是一个赋予身份的领域,并将那些被遗忘、被忽视或被悄悄保护的记忆和自体的结构联系在一起。它承载着与时间、地点、群体成员和被遗忘的爱的连接。 
对患者音乐体验的这种更丰富的理解,对分析过程大有裨益,因为它可以揭示出患者寻求特定听觉主观性客体的目的。聆听者积极地使用音乐,有时是精确地使用音乐,以唤起某些情感体验或避免其他情感体验。他们听音乐是为了感到欢快或沉浸在悲伤之中,是为了忘却或回忆,是为了感受力量的奔涌或是绝妙的细腻。他们也可以用音乐来分散注意力,或麻痹他们已经感受到的太多的情绪,把听音乐的行为当作一种麻醉剂,根据个人的心理,和需要被麻醉的确切痛苦,而量身定做。 
对某些人来说,听音乐是进入某些自体状态的途径(Glennon, 2008),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感受或想象自己与世界的互动,例如,战斗、喜悦或绝望。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自体状态对听众来说是一目了然的:被抛弃的恋人回到家中,在音乐中陷入悲伤或愤怒;或者健身狂人在凯旋的充满力量的歌声中编织她对胜利的幻想。然而,就像患者有时会忽略他们准确地一再重复的幻想内容一样(Person,1995 年),他们从未注意到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想象,他们也可能会忽略音乐的情感内涵,而这些音乐似乎在直觉上就适合他们。前海军海豹突击队成员的音乐资料库里藏有感伤的火炬歌曲(译者注:描述单恋感伤的流行歌曲),或者足球妈咪(译者注:带孩子训练的妈妈)在她的越野车里跟着 Metallica 一起尖叫,这些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听觉体验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审美偏好。与他们可接受的自我概念不一致的情感,浸透了自我的方方面面,在这种私密的表达中寻到了出路。 
那么,问题就不是 "这个人听的什么音乐?”相反,分析师应该问:"这种特定的音乐会唤起什么样的体验,这种体验又是如何在当下与这个人的心理和历史背景相契合的?”举例来说,为什么一个听众会选择沉浸在合唱团空灵的和声中,而另一个听众会选择慵懒的让人想起热带微风和带着律动与舞姿的巴西爵士乐?我们能从印度西塔琴的旋律中找到一种催人入眠的异国情调,而其他人听到的只是无形的嗡嗡声和叮当声?朋克音乐的好斗、新休闲音乐的反讽酷感、福音音乐的狂热宗教性、蓝草音乐的高亢孤寂——这些音乐流派都与寻求审美和情感刺激的心灵完美契合。特定流派的 “正确性 ”,部分源于音乐的神秘性,即声音的有序组合可以通过其运动(Sessions,1950 年)、紧张和释放(Rose,2004 年)的内涵,成为一种超验的体验生成器。但是,音乐与听众的匹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心理,只有在特定个人的心理和生活背景下,才能实现其体验的价值。 
因此,通过音乐来发现个人风格需要持续而专注的探究,积极关注细节,就像沙利文(Sullivan,1954 年)对人际关系形成结构的探究一样。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现在经常询问病人对音乐的兴趣,对于那些真正关心音乐的人,我会请他们为我制作一张 CD,作为 "他们生活的背景音乐"。我问他们,什么样的音乐最能向我表达他们的感受?(作者备注:有些读者可能认为这一请求打破了一般的诠释框架,因为在我的要求下,有了一个真实的物品交换,我邀请他们在疗程指定的空间/时间之外进行了隐性的接触。此外,我还了解了病人不在咨询室时的一些情况,而他们无法监控或立即回应我的反应。这些问题必须在移情性探究中加以解决,以确定它们对于关系的意义。此外,我们还认识到,这个选择本身,也会受到活跃于我们两个互动的人际张力的其他部分的影响。患者可能会选择音乐来试图打动、震撼、诱惑或排斥我。如果你愿意的话,这些移情性的弦外之音也值得进行特有的二元关系的探索。)有些患者觉得这个要求很清晰,于是开始着手捕捉他们的个人审美。而另一些患者则认为这项任务令人疑惑或毫无益处,进而表示反对(其中包括一位从事音乐行业的患者,他认为自己对当代家具的兴趣更能揭示问题,因此决定带来一本杂志剪报集)。 
除了音乐内容本身,我的探究还涉及患者的聆听方式。他们是通过耳机播放音乐,还是像听觉壁纸一样使用音乐,作为在烹饪或上网时的背景音乐?音乐是否用于刺激肾上腺素,以促成极限的运动努力和身体宣泄?还是静静地聆听真正的音乐?当他们聆听时,是如何体验音乐的?是用身体还是用大脑去感受?音乐是否会唤起强烈的情感,如果是,患者寻求的是哪种情感状态,以及又是在什么时候? 
正如音乐能表达其听众一样,对小说的接受和解读也能表达其读者。霍兰(Holland,1975 年)就证明了这一点。对于文学研究者假定读者对特定文本有千篇一律的反应的想法,他提出了质疑。霍兰本人也是一位文学研究者,他对一群研究生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证研究,研究他们对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理解。霍兰毫不意外地发现,读者个性的各个方面,包括防御风格和特有的幻想,都会影响读者对文学文本的解读、体验和记忆。 
我在这里介绍的临床方法将霍兰的观察延伸到了基本文学选择中的心理表达。性格不仅影响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影响他们的阅读内容。因此,我询问文学作品的选择和参与情况的方式类似于询问音乐的方式,即, "你读什么书,读的时候有什么体验?”与音乐一样,我也会询问患者的阅读习惯。他们是在深夜长时间阅读,还是在做其他事情的短暂间隙时间阅读?他们阅读是为了获得熟悉情节的安慰,还是为了邂逅奇闻趣事,是为了激发某种情感,还是为了抑制其他情感?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故事,喜欢或排斥哪些人物? 
对文学的探究可以进行类似于音乐的美学探索。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创意写作视为产生情感体验的语言艺术(Langer,1953 年),事实上,患者,尤其是那些热爱语言本身的患者,对阅读的这一方面充满热情。然而,书面文字的使用结构也允许探索明确的叙事成分。我将这方面的文学探究比作 "主题统觉测试"(TAT: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默里,1938 年),这是一种传统的评估工具,向病人展示一系列容易激发起感受的场景,并鼓励他们说出场景中描述的故事。我们可以认为,向患者询问他们自己的文学爱好与他们选择自己的卡片有异曲同工之妙。与 TAT 一样,在询问文学作品的选择时,我也会询问患者对世界运行方式、道德秩序、权力分配、仪式和制度的假设。除了唤起特定的情绪和感觉之外,文学作品还允许读者选择一个暂时生活的世界,一个具有道德结构和风俗习惯的社会空间,其中有各种类型的人在独特的文化秩序中做着特定的事情。因此,文学作品的选择不仅告诉分析师,他的病人如何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包括他们想要进入什么样的想象中的文化空间。 
就像对音乐的探究一样,问题是,什么样的思想能与什么样的想象空间产生共鸣,又是为什么?例如,唐-德里罗(译者注:Don DeLillo,美国最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也是美国后现代社会文化的叙述者、阐释者、批评者。)的阴郁和偏执如何与特定读者的历史和更广泛的心理背景相结合?追随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美国当代作家)冗长而琐碎的叙述和无穷无尽的脚注有着什么样的情感目的?读者从埃米尔-左拉(Emile Zola)笔下的法国、埃尔莫-伦纳德(Elmore Leonard)的侦探小说或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短篇小说的蓝领极简主义中获得了什么? 
音乐和文学可以产生不同的数据,当这些数据与以人际关系为导向的材料相结合时,就能产生对患者心理和生活方式的丰富理解。在下面的章节中,我将介绍两个临床案例,在这两个案例中,我利用这些资源收集了现象学和文化资料,这些资料有力地补充了每个治疗的核心——人际间关系的探究。

为什么婴儿观察是心理咨询师「刚需」?

“婴儿观察”起源于英国塔维斯托克中心。
作为一项观察性培训项目,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成为了精神分析师、分析性治疗师、儿童青少年治疗师的前置培训项目。 

婴儿观察的训练,可以让受训者发展感知自身情绪性体验的能力,在非指导性、非侵入性的观察中,逐步体验与发展出节制、中立、不批判的立场;即便面对过于理智化的来访者,受训者可以通过他们的躯体反应理解其情绪感受;同时更好地应对来访者的攻击性或其他原始情绪。

说到婴儿观察,你或许会有很多疑问:
■ 婴儿观察在干什么 ?
■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想参加婴儿观察?
■ 婴儿观察能提升我的临床咨询能力吗?
■ 我需要提前做什么准备吗?
……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和光举办了两场婴儿观察项目的线上问答会。参与者们普遍反馈,通过问答会,他们不仅加深了对婴儿心理发展的理解,还获得了许多实用的观察技巧和方法。

为了让更多人受益,我们这次特别为成都本地的同行们开设了一场地面问答会。

加入「和光婴儿观察」地面问答会,亲身体验专业培训,深入探索婴儿早期心理和发展!

本次「和光婴儿观察」地面问答会,有何不同?

我们特别为成都本地的同行们开设了一场地面问答会。面对面与带领老师交流,深入了解「和光婴儿观察」项目的细节,并现场解答您在婴儿观察学习过程中的所有疑问。通过这次问答会,您将获得:

专业指导: 带领老师将详细讲解婴儿观察的实践方法。
互动交流: 与其他参与者共同讨论,分享观察心得和体会。
面对面交流: 在温暖真实的环境中,与带领老师直接互动,解答您对于婴儿观察项目疑问。
亲身体验: 深入体验婴儿观察是如何进行的。

如果您对早期心理发展及其对个体成长的深远影响感兴趣,希望通过实际的体验过程,更全面地学习和理解婴儿与家庭间的相互作用,那么,请不要错过我们的地面问答会!

答疑老师

高骞
和光心理咨询师、督导师、教员和光婴儿观察项目的带组老师,在和光多个项目中任教,致力于帮助学员提升专业技能。接受过中挪班提高组、首届中英班及婴儿观察的完整课程培训;完成和光温尼科特理论与技术(三年)、和光克莱因理论与技术(两年)高阶训练项目;完成婴儿观察督导师训练项目及国际TFP治疗师训练指定学时。

胡芸
和光心理咨询师、教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拥有心理学硕士学位,具备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教学经验。
接受过和光克莱因理论与技术(两年)高阶训练项目;毕业于和光心理动力学督导师训练项目;完成温尼科特理论与技术三年连续培训项目;CAPA初级组、婴儿观察项目毕业;曾接受中美联合培训心理咨询督导师连续培训项目第七、八期(王文秀);目前正在接受婴儿观察督导师训练项目。

问答会报名事项
时间6月30日 9:30-11:00
地点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成都市青羊区贝森北路西村五号1901)
对象心理学从业者、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以及所有对婴儿发展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士
人数每场限20人
费用免费
报名方式点击这里填写报名回执表 (手机打开后,可复制网址在电脑上填写)
■ 参与者不得在会议过程中进行录音或录像。
■ 报名成功后助理将联系您签署保密协议。*问答日活动前1-2天,工作人员会通知您线上参会方式,请务必准确填写报名信息。

滚动招生火热进行中|立即加入“和光婴儿观察”,提升专业力!

婴儿观察起源于英国塔维斯托克中心,由精神分析师Esther Bick创立。作为心理治疗师的必修课,它已在全球多个国家成为咨询师成长的前置训练。

通过亲身观察婴儿的情绪变化,您将深入了解早期心理发展,体验婴儿与周围世界的互动,掌握如何从肢体反应中解读情绪。训练有助于培养情感敏感度,提升应对原始情绪和攻击性情绪的能力,真正做到“听见”来访者未说出口的内心世界。

和光婴儿观察项目有哪些亮点?

训练儿童心理治疗师必修项目

通过观察婴儿的情绪发展,深入探索婴儿的内在世界,掌握客体关系模式的辨识。

双语小组,灵活选择

国内为数不多的中文婴儿观察项目,同时配备英文小组,满足不同学员需求。

深入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学习儿童青少年方向、深入理解克莱茵流派的重要训练,提升镜映能力、对焦虑的容纳能力以及对内在客体关系模式的辨识能力。

婴儿观察英文小组由Jenifer Wakelyn和Peter Slater博士带领

Jenifer Wakelyn
受训于英国塔维斯托克中心,是儿童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专业博士,也是伦敦儿童心理治疗师协会成员,担任塔维斯托克精神分析儿童心理治疗博士培训临床研究讲师、导师,也是塔维斯托克和波特曼NHS基金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治疗师、培训负责人。曾任伦敦儿童心理治疗师协会名誉政策顾问。
Wakelyn博士是资深婴儿观察的带领者、督导师,同时还是Watch Me Play这一观察性项目的创建者。

Dr. Peter Slater
儿童、青少年、成人心理治疗师,受训于英国塔维斯托克中心。多年工作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所,在英国塔维斯托克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项目担任讲师、论文指导、临床指导,曾设计并实施基于塔维斯托克模式的儿童心理治疗培训项目,并担任项目负责人和高级讲师,讲授克莱茵理论、婴儿观察,并为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提供持续的临床监督。

婴儿英文组观察讨论时间
组1
伦敦时间:周二13:30-15:00(伦敦时间)即北京时间:20:30-22:00(夏令时,冬令时延后1小时)
组2伦敦时间:周二13:00-14:30(伦敦时间)即北京时间:20:00-21:30(夏令时,冬令时延后1小时)

注:因部分成员正在两年的观察中,现补充新组员加入小组,前者将在完成两整年的观察后,逐步退出小组。这为新进学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他们可以观察和学习正在进行中的老学员对婴儿的观察。

和光婴儿观察中文小组,将由四川和光临床心理学研究院胡芸老师带领。

中文组团体带领者介绍
高骞
和光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心理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师/督导师,在和光多个项目中任教员和督导师。毕业于中挪班、中英班、和光温尼科特理论与干预技术连续三年训练项目、和光首届克莱茵理论与技术(高阶)两年连续训练项目,和光婴儿观察督导师项目,以及和光移情焦点治疗(TFP)项目。
胡芸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注册心理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助理心理师,毕业于CAPA初级组、婴儿观察项目、和光温尼科特理论与技术三年连续培训项目、克莱因理论与技术(高阶)连续两年训练项目及婴儿观察督导师项目,以及和光心理动力学督导师一年训练项目。

婴儿观察讨论时间

组1:每周三 10:00-11:30
组2:每周二 17:00-18:30

和光婴儿观察项目欢迎你的加入!
我们实行常态化招生模式,随时接受报名,组满即开,灵活满足您的学习需求,助力您的专业成长!

英文小组、中文小组培训费用均为14000元/年(一年一付)

报名方式

报名:点击下方链接填写报名回执表(手机打开后,可复制网址在电脑上填写) 
https://www.wjx.top/vm/hwwXgG7.aspx
招生方式:常态招生模式,随时接受报名。
面试方式:设有两轮面试,包括一对一面试和小组面试,满足至少三人报名即可开展团面。
面试时间: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学员缴费确认,签定保密协议,发放课程资料,准备开学典礼。

蜀ICP备16026878号